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蘆洲分局
  • 推到:facebook

旅遊景點 八里區

旅遊景點 八里區
  • 發布日期:103-09-09
  • 發布單位:蘆洲分局

總 面 積 :39,4933平方公里 
總 戶 數 :12948戶 
總人口數:35721人 
總 里 數:10里 
總 鄰 數:195鄰 
備註:資料時間103年09月份

 

 

 

八里名稱由來
  明朝崇禎五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降服武澇灣番社三大部落,規地南至竹塹(新竹),東至宜蘭,據其舊錄所載,有地名「Parecuchu」,是為八里區舊名八里窟社之譯音;另傳說早在西元1358年,盤據今八里地區之蕃人取名「Arieun」,是為八里坌之原名,但現也無法考證。
 

自然環境
  八里區位於臺北盆地之西北端,總面積為八里左岸39.4933平方公里,其主要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側,東北隔淡水河與淡水鎮相望,西接林口區,南隔觀音山與五股區為鄰,西北濱臨臺灣海峽,略呈長條帶狀,兩端向東南及西南延伸,狀似蟹螯,鉗制臺北盆地淡水河之出口,地理形勢非常優越,早期為臺灣重要的河港之一。

 

 

八里地形

  八里約有三分之二的八里龜馬山土地屬於丘陵山地,其他的三分之一為分布在北面沿海地區,以及東西淡水河沿岸部分的沖積地層。主要的山地有觀音山 (612公尺) 及太平山 (147公尺),地形富變化,面對河流、盆地與海洋,靠山傍水,自然景緻十分優美。觀音山因山上總共有18個小峰曲相互環抱,在中央有一峰特別高聳,從淡水北岸遙望山勢整體恰如觀音側臥,因名觀音山。

 

 

八里左岸

  八里區原為淡水河口最早發展之通商港口,後因目前新北市政府針對八里區與淡水河海的生態資源以及人文景觀做結合,創造八里的新風情港口淤積而沒落,但是,目前新北市政府針對八里區與淡水河海的生態資源以及人文景觀做結合,創造八里的新風情、特色,讓八里民宿、飯店等旅遊觀光業發展起來,使大台北地區民眾又多了一處假日休閒的好地方,戶外踏青、呼吸大自然空氣的絕佳地點,增添生活的色彩。

 

 

行政區域

  八里區的行政區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隸屬於新北市,為新北市廿九個區之一,全區又可分為十個里,分別為埤頭、頂罟、舊城、訊塘、荖阡、下罟、長坑、龍源、米倉及大崁,除了長坑里、舊城里及荖阡里等三里之外,其餘七里皆與臺灣海峽或淡水河相鄰。全區依山、傍水、臨海,此地理形勢完整的特性,早在滿清雍正年間,即在此設立八里坌巡檢,可見國防、軍事、交通上的重要性。

 

 

十三行博物館
  本館建築由孫德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其特殊的外觀頗受外界注目。本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廖添丁廟

  八里廖添丁廟(漢主要是取「漢壽倏亭,不忘蜀漢」的精神,以紀念廖添丁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漢民族精神。民祠)位於八里區訊塘村,八里區15號省道與105縣道交叉路口,來到八里區,一提「廖添丁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您可知這座廟宇原本是祭祀代表忠義精神的關公,但日據時代日人不准鄉民祭拜關公,此廟宇因而傾圯湮滅。直至義賊廖添丁出現,他頑抗日人、劫富濟貧的英勇事蹟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最後卻仍為日人所害而死於八里區,所以光復後(民國47年)鄉民感念廖添丁之義行,於是把他同祀於此廟,且易廟名為「漢民祠」,現習稱「廖添丁廟」。
  八里廖添丁廟(漢民祠)為三層建築,一樓主祀廖添丁,二樓為關聖帝君,三樓為玉皇上帝,廟旁有廣達4000坪的添丁公園,主殿後方是廖添丁的墓園,墓園旁是座文物紀念館。進入大殿後,即感莊嚴肅穆、古樸典雅,主殿的門前豎有牌坊,上面為「漢民祠」三字,主要是取「漢壽倏亭,不忘蜀漢」的精神,以紀念廖添丁抵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漢民族精神。
 

玄天上帝

  龜馬山紫皇天乙本宮原名「真武宮」,中間歷經「北虛宮」宮號,直到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年五月廿四日)奉 聖諭易名為『龜馬靈山』「紫皇天乙真慶宮」。真慶宮位於台北縣八里鄉觀音山西北山麓,背依翠綠重山,面向淡水河出海口之台灣海峽,十三行博物館、台北港及淡水漁人碼頭皆近在眼簾。據山水之秀麗,得天地之靈氣,不僅是進香朝拜的道教聖地,也是尋幽訪勝的最佳去處。本宮原名「真武宮」,中間歷經「北虛宮」宮號,直到民國九十二年(歲次癸未年五月廿四日)奉 聖諭易名為『龜馬靈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本宮創宮於民國六十一年孟春,為開山住持陳育德等昆仲為救治其母病痛所恭創。設址三重市仁愛街,崇奉 玄天上帝為主神,期間濟世渡眾,聖靈顯赫,沐恩諸方大德難以數計,朝拜信眾與日驟增,香火鼎盛。信眾日增,宮廟更形狹小,每逢萬壽慶典,人潮擁擠,鑼鼓喧天,造成社區安寧困擾,遂有尋地另建新宮廟堂的計畫。

 

龜馬山
  蜿蜒的淡水河最蜿蜒的淡水河最下游由關渡大橋至淡海出海口段,河面寬廣視野開闊,左右兩岸有壯麗的觀音山脈與雅致的淡江黌崗相伴,構成北台灣的第一美景帶。下游由關渡大橋至淡海出海口段,河面寬廣視野開闊,左右兩岸有壯麗的觀音山脈與雅致的淡江黌崗相伴,構成北台灣的第一美景帶。每逢假日,左右兩岸遊人如織,尤其左岸開發後,身擁觀音山的八里鄉像顆正在琢磨的翡鑽,逐漸發出耀眼的光芒。全台規模最為宏偉的道教聖地—供奉玄天上帝的真慶宮所在地龜馬山,就是左岸一處耀眼的新興觀光景點。

  龜馬山的出現,讓八里左岸的觀光景點線,由銜接兩岸的八里渡船頭至十三行博物館沿岸,延伸至觀音山麓,讓左右兩岸的觀光資源更為豐富。龜馬山位在八里鄉內的觀音山麓,淡水河左岸接近出海口旁,緊鄰興建中的台北港,依山面水,風景秀麗。在十三行博物館旁的河岸往南面的觀音山一望,只見蒼翠的山麓有一巍峨宮殿,金黃色屋瓦上有「玄天上帝」四個大字,即是龜馬山的真慶宮。二十五年前玄天上帝由三重市移駕此地,並賜名此一山麓為「龜馬山」。由於真慶宮教化民心,香火鼎盛,歷經長期建設,龜馬山始有今日規模。
 

 


參考資料:新北市八里區公所,十三行博物館,旅遊資訊網,龜馬山官方網站

單位: 秘書室  管理人: 呂韋廷  電話: (02)2281-5199